“推动关爱孤独症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北京12月26日电 (孝金波、高清扬)影子老师等特殊教育资源缺乏、难以融入社会自食其力、心智障碍情况下如何养老……围绕孤独症群体权益保护、社会支持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实践与路径等问题,近日,“推动关爱孤独症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研讨会”上,来自立法、高校、康复服务和公益组织等各领域代表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张鸣起指出,本次研讨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立法层面,孤独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是回应社会需求、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益的必然要求。从司法层面,应加强对孤独症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构建更加包容的司法体系。同时,完善的社会支持政策是对孤独症群体生活保障的关键补充。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表示,本次研讨会是为推动孤独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搭建的重要平台,汇聚立法、教育和社会服务等各领域的智慧,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孤独症权益保障体系贡献力量。 “孤独症家庭长期承受着经济、心理双重压力,期待全社会从制度设计到公众认知为孤独症家庭提供更多支持与帮助。”孤独症儿童妈妈邹文讲述了作为孤独症患者家长的实际经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贺荟中教授介绍,在分析56份国家层面孤独症儿童教育相关政策文本后发现,可以通过优化政策工具结构、提升协同效力、加强针对性要素的配置等进一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支持体系。 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副教授介绍,“特殊需要信托”能够弥补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为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长期财产管理与生活保障支持,并提出应构建政府、家庭和社会分担的多元支持机制。 北京市金融与财税法学会副会长马志毅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孤独症患者立法保护的对策建议,应通过完善康复、教育与就业支持体系,以及加强社会参与,为孤独症群体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权益保障机制。 泉州师范学院教授曾雅茹建议,应进一步研究孤独症儿童学习特点,加强普通学校教师及资源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完善教育支持政策的实施细则,以确保孤独症儿童获得适宜的教育支持。 方圆公证处调研部部长康志龙建议,制定有关社会监护组织的设立条件、监督机制与运行管理等法律规范体系,推动社会组织监护标准化、规范化、正规化建设,探索构建更加专业、长期、稳定、有效的社会监护服务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原主任郭林茂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孤独症关爱是一项关乎民生与社会公正的善举,对孤独症、特别是儿童孤独症的法律保障与制度完善迫在眉睫。他呼吁各界继续深入研究、凝聚共识,推动孤独症关爱相关立法的尽快出台与实施,为孤独症群体及其家庭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