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欧博娱乐移动互联、超级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并极其迅捷地普及应用,形成了群体性跨越。在这些历史性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一代人工智能拥有了认知和学习能力,具备了生成知识和更好地运用知识的能力,迎来了跨越式发展浪潮,成为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正在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 人工智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式被提出,1956年,在由达特茅斯学院举办的会议上,计算机专家约翰·麦卡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标志着人工智能诞生。1969—1975年,受困于计算能力,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消沉期;1976—1986年,第五代计算机开始研制,计算机成本和能力逐步提高,人工智能开始取得突破;1987—2012年,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研究突飞猛进,互联网时代来临,人工智能稳步发展;2012年以后,得益于数据量的上涨、机器学习新算法(深度学习)的出现和运算力的提升,人工智能的发展开始进入高速爆发期,欧博allbet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 人工智能是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全球约65.7%的人工智能企业集中在美国、中国和英国,约75%的人工智能专利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日本(中国37.1%、美国24.8%、日本13.1%),美国是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最前沿的国家,中国则是智能产业具有最好的发展条件和最活跃市场的国家,基本形成领先其他国家的“双头”格局。 从企业分布看,截至2018年上半年,在全球范围内共有4998家人工智能企业。其中,美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2039家,位列全球第一,其次是中国1040家,其后依次是英国392家、加拿大287家、印度152家。此外,以色列、法国和德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数量也超过了100家。 从产业发展预期看,据信息通信研究院报告统计,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500亿美元(智能传感器269亿美元、智能语音110亿美元)。据公开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12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从各国发展战略看,美国连续发布《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和《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报告》3份重量级报告,成立了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分委会(MLAI),以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IBM五大巨头为代表,自发形成人工智能伙伴关系,全面开发人机协作智能系统。德国工业4.0战略的实施推进为德国人工智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与产业基础,着力推动“自动与互联汽车”国家战略,引领汽车产业革命。英国相继发布《人工智能:未来决策制定的机遇及影响》《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英国:准备、意愿与能力》报告,着力推进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建设。日本在《日本复兴战略2016》中,明确提出通过设立“人工智能战略会议”,从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高度来推进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 从我国的情况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人工智能作为其主要的十一项行动之一。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18年国内要形成千亿元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要夯实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掌握科技竞争主动权。 2017年以来,各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与其发展基础及阶段相适应的政策规划,北京发布《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上海印发《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浙江省印发本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企业地域分布看,中国的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天津、湖南和山东。北京占比最高,为43.9%;其次是广东,占比为16.9%,主要分布在深圳和广州;排名第三的是上海,占比为15.9%;排名第四的是浙江,占比为8.8%,主要集中在杭州。从融资规模和分布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融资额占全球融资总额的70%,国内投融资笔数最高的是北京市,其次分别为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省市。其中,广东的投融资额度虽然较小,但活跃度非常高,融资笔数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从产业层次看,应用层智能企业占比最高,达到77.7%;技术层企业占比17.9%;基础层企业占比5.4%。应用层智能企业集中分布在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两个应用领域。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智能商业和零售、智能机器人、科技金融、新媒体和数字内容领域的企业数占比相对较高。从企业核心技术分布看,机器学习占比最高,为25.3%;其次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占比分别为19.3%、13.6%、10.3%;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硬件、生物识别和智能芯片技术的占比分别为9.1%、8.8%、5.3%、2.4%。 人工智能是具有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尖端领域和创新前沿。可以预见,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加快与实体经济持续渗透融合进程,为零售、交通、医疗、制造业、金融等产业带来提效降费、转型升级的实际效能。无人商店、无人送货车、病例细胞筛查、数字孪生、智慧工厂、3D打印、智能投顾等新产品、新服务将大量涌现,从而加速培育产业新动能,开拓实体经济新增长点,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尹继辉) (责任编辑:) |